神经系统供血体系及血管和神经的关系

人体八大系统包括循环系统、神经系统、呼吸系统、运动系统等,循环系统也叫做血液循环系统,为人体的其他系统中的各个器官、组织提供了源源不断的营养物质和能量,以保证人体各项生命活动的高效进行。相应的,神经系统作为人体调节系统中占据主导的组成部分,有专门的供血系统为其供应着源源不断的营养物质和能量,以保证神经胶质细胞、神经元胞体、髓鞘等神经系统的各个组成部分的高效协调运转。

1、血管与神经的伴行关系

血管和神经是两个独立的系统,虽然不粘连在一起,但在结构上是相互伴行的,在生理功能上各司其职又互有联系。

神经系统中,由脑发出的神经叫脑神经;由脊髓发出的神经叫脊神经。脑通过脑神经控制头部各器官,并通过脊髓及与之相连的脊神经控制四肢及内脏各器官,脊神经主要分布在四肢及内脏各器官。血液循环系统中,全身各处的血管都由心脏的心室发出,通过各级动脉血管分布到全身各处,逐步分支为细小的动脉小微血管,再汇集成极细微且致密丰富的的毛细血管网络,然后和动脉毛细血管相接的部分形成静脉毛细血管,并逐步形成静脉小微血管及各级中、大静脉血管,各级动静脉最终形成上下腔静脉到心房,血液随之从全身各处回到心脏,进而完成整个血液循环系统中血液运输管道的布局和分布。

血管受神经控制来完成舒缩活动,进而调节血压和血流量,保障循环系统的高效运转。在血管横切面上,可见神经纤维主要分布于血管中膜与外膜交界处,有的神经伸入中膜平滑肌层。

除毛细血管外,人体几乎所有的血管都接受植物神经的支配,主要包括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交感神经中含有缩血管神经纤维和舒血管神经纤维两大类,副交感神经中主要含有副交感舒血管神经纤维。交感缩血管神经纤维可使血管平滑肌收缩,交感舒血管神经纤维,可使血管平滑肌舒张;另外,副交感神经纤维也可使血管平滑肌舒张。

一般而言,动脉血管有交感和副交感神经,且神经分布的密度较静脉丰富,以中小动脉最为丰富。植物神经节后纤维末梢释放的神经递质是调节血管舒缩的重要物质,血管的神经递质除去甲肾上腺素和乙酰胆碱外,还有多种神经肽,其中以神经肽 Y、血管活性肠肽和降钙素基因相关肽最为丰富,它们有调节血管舒缩的作用。

例如当食物经过胃部到达肠道时,可引起肠道血管部位的神经元兴奋,其神经纤维末稍一方面释放乙酰胆碱,引起腺细胞分泌;另一方面释放血管活性肠肽,引起舒血管效应,使胃肠道局部组织血流增加,从而调节胃和肠道的蠕动强度,有利于食物的消化和吸收。

2、神经依靠血管中的血液来供应养分

人体的调节有体液调节和神经调节两种,体液调节的媒介主要以各腺体分泌到体液中的激素为主,而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激素是通过血管运输的,神经调节控制着体液调节,所以说,神经控制着血管系统的运输。血管系统运输的营养物质在营养其他系统的同时,也营养着神经系统,例如供给各种物质给神经元中的各个细胞器、神经纤维上的施万细胞和郎飞氏结等,以保证神经纤维上神经冲动的高效传导,完成神经系统的调节控制功能。由以上分析可知,血管在为神经系统相应组织细胞提供营养物质和能量的同时,神经组织液在一定程度上也在支配着血管的各项生命活动, 并且最重要的一点是,当因营养代谢紊乱或其他因素而导致血管淤塞、粥样硬化时,相伴行的神经纤维将会受到损害而出现“麻痹”症状,同时给人体带来头痛头晕、局部组织发麻、发痒、内脏隐痛等各种身体感受和体验。

值得注意的是,人体的各项生理活动除了受到体液调节和神经调节以外,还受到免疫调节机制的调控,通过神经 -- 体液 -- 免疫调节网络的构建和调节,人体内各系统、各器官之间才能协调运转,成为一个整体。

3、血脑屏障

血脑屏障指的是“血——脑”、“血——脑脊液”、“脑脊液——脑”这三种屏障的总称,主要由脑毛细血管壁和神经胶质细胞形成的血浆与脑细胞之间的屏障、以及由脉络丛形成的血浆和脑脊液之间的屏障组成。血脑屏障的组织结构主要有脑的连续毛细血管内皮及其细胞间的紧密连接、完整的基膜、以及星形胶质细胞脚板围成的神经胶质膜等构成,其中脑毛细血管内皮是血脑屏障的主要结构。血脑屏障能够阻止某些物质(多半是有害的)由血液进入脑组织,进而有效保障脑组织少受甚至不受血液循环系统中有害物质的侵害,从而保持脑组织内环境的基本稳定,对维持中枢神经系统正常生理状态具有重要的生物学意义。

由神经系统供血体系及血管和神经的关系可知,当某种因素引起神经系统供血障碍发生时,可导致神经系统相应组织供血不足而引发神经系统相应组织细胞(如脑组织细胞、脊髓组织细胞、神经元、神经胶质细胞、髓鞘等)功能障碍、病变,最终导致神经系统一系列代谢性慢病的形成与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