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解析营养与健康 Original 周茯生 TNA 茯茶素 2022-09-10 14:00 Posted on 广东

创新解析营养物质与构成人体生化物质的关系。

营养物质通常是指对人体细胞代谢有益的食物、食品、饮品等。进入人体的外源性物质(人体外),来源主要是植物性和动物性的新鲜食物、制成品等。营养物质分为:糖类(植物淀粉为主)、脂肪(植物油脂、动物油脂)、蛋白质(植物蛋白、动物蛋白)、水、盐、微量元素与维生素等。

构成人体内的生化物质分为三类:

1、生化结构物质,合计占体重 97%-98%。包括:蛋白质,约占体重 15%-18%;脂类,约占体重 10%-15%;无机盐类,约占体重 3%-4%;水,约占体重 55%-67%。

2、生化能源物质。包括糖原、葡萄糖等,在体内的动态占比约为 1%-2%。成人每天平均消耗 500 克以上,是人体生物化学能量的主要来源。

3、生物活性物质(或称功能物质)。包括酶(微量元素会参与到大多数酶和功能蛋白中)、激素、维生素、核酸、免疫活性物质等,合计占体重不到 1%。

人体摄入的各类外源性营养物质,必须通过系列酶(数千种)的催化作用、系列激素的调节作用、核酸(DNA)的程序化自动调控作用、各种免疫活性物质自控免疫防御作用等多种人体内生物活性物质高效、专一、整体协同作用,在糖类物质的生化供能驱动下,才能顺畅精准无误地转化为人体内的结构物质。

维持生命健康的稳定运行,需要长期依靠体外营养物质的均衡供给,是人体内三类生化(活性物质、能源物质、结构物质)物质相互高度依赖、循环调控转化、整体动态平衡的结果。

营养性必需微量元素齐全供给,是维持构成人体生化物质动态平衡的关键。

人是地球上的高等生物体。从化学元素层面看,人体构成,由必需的宏量元素碳、氢、氧、氮、硫、磷、氯、钠、钾、钙、镁等 11 种,和必需的微量元素铁、锌、锰、铜、铬、钴、硒、碘、硅、氟、钼、镍、钒、锡、锶、铷、硼、砷等 18 种(占体重含量小于万分之一的元素)共同组成。

宏量元素在人体内占比大约 99%。其中,氢和氧主要存在于水中;碳、氮、氢、氧主要存在于蛋白质、脂类、糖类等有机物中;硫存在于某些含硫功能蛋白中;无机元素大多作为电解质的离子,体内最重要的离子有钠、钾、钙、镁等金属离子,以及氯离子、磷酸根离子、碳酸氢根离子等。

在人体细胞膜的内外维持精准的离子浓度梯度,可以保持人体体液环境中渗透压和 pH 值的稳定。同时,离子对于神经组织和肌肉组织中动作电位(可以引起神经信号和肌肉收缩)的形成不可缺少,因为动作电位由细胞外液和细胞内原生质之间的电解质进行交换产生。电解质进入和离开细胞需要通过细胞膜上的离子通道蛋白(如肌细胞膜和横行小管上)来完成。

必需的微量元素在人体内占比大约 1%。主要作为多种生化活性物质的必需组分存在,例如大多数酶活性中心的必需成分、各类酶活性的激活剂(如锰)、各种功能蛋白的辅因子成分、某些激素的成分(如甲状腺激素中的碘)、某些维生素的成分(如维生素 B12 中的钴)等。

人体正常、稳定、持续进行的生命活动,是通过人体内全部组织细胞的新陈代谢实现的。人体内所有生化物质的化学转化基本上由各种分解代谢和(或)合成代谢途径完成。分解和合成代谢途径中,成千上万种不同生化物质相互转化基本都需要相应的系列酶来进行催化反应,这其中必须有齐全而必需的微量元素参与。

营养性必需微量元素供给相对不足或缺乏,必然造成系列催化酶活性的低下,这是导致构成人体生化物质动态失衡的关键因素。

营养元素齐全供给决定人体健康状态。

当代现实营养物质供给谱系中,宏量营养元素与微量营养元素供给是失衡的。

在经济发展现实需要下,由于过度追求农作物高产速生,重施氮、磷、钾肥,不当使用农药,以及饲料动物养殖的高效速成,事实上造成了谷物、蔬菜、水果,以及禽蛋、肉类等人们日常食物、食品中的糖、脂、蛋白质等宏量营养元素含量相对充足(或过剩),无机盐类的钙、镁离子等相对不足,尤其是人体细胞代谢必需的微量营养元素(如铁、锌、锰、铜、铬、钴、硒、氟等)含量存在相对不足或缺乏。

人们日常饮食过程中,基本上摄取的都是先天性营养元素失衡的营养物质,必然或早或晚地造成了人体组织细胞新陈代谢的障碍(失衡、失序、失控)。

外源性糖、脂、蛋白质、盐、微量元素等主要营养物质生化转化为人体内源性生化(能源、结构、活性)物质的整体结构性失衡,导致人体内糖代谢综合征(糖尿病系列并发症)、脂代谢综合征(心脑血管粥样硬化系列并发症、肥胖症)、蛋白质代谢综合征(催化功能低下、运动功能降低、运载功能不足、支持保护功能下降、免疫功能低下、调节功能欠佳)等各种代谢性慢病发生发展。此时,人体体现的必然是亚健康或者发生疾病的状态。

1、“健康”的定义是:“不但是身体没有疾病或虚弱,还要有完整的生理、心理状态和社会适应能力。”中国符合健康定义的人群,2019 年的调查报告显示只占总人口的 15%。

2、“亚健康”状态的人士,通常没有器官、组织、功能上的疾病和缺陷,但是自我感觉不适、疲劳乏力、反应迟钝、活力降低、适应力下降,还不时出现焦虑、烦乱、无聊、无助等状态,自觉活得很累等,约占 70%。《共享高科技创新成果 遏制亚健康恶化趋势》(可点击阅读)

3、“疾病”状态的人士约占 15%,表现为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呼吸系统慢性病、神经系统慢病、癌症等代谢性疾病。

长期营养元素供给失衡,尤其是必需的微量营养元素供给不足或缺乏,是导致人体亚健康和疾病状态发生发展的关键原因。

用全新营养性功能食品方案重构健康人生。

营养元素供给失衡长期演化造成糖、脂、蛋白质、无机盐、微量元素等营养代谢失衡导致的代谢性疾病,我们必须依靠科技创新,从“营养学”视角寻找整体解决方案。目前全世界众多科学家基本公认,对健康状态的维持以及诸多代谢性疾病的预防,具有重要生物学作用的是来源于膳食植物的生物活性物质。

“营养与健康”是防病学的正确追求方向,“药物与医疗”只能作为阶段性治标的辅助手段。

随我国高新生物科技的突破性发展,以及中医辨证哲学思维的加持,我们已经找到了来源于植物(茶叶)功能成分深度发酵转化的天然生物活性物质,以营养性功能食品方案,创新应用来替代目前医疗中广泛使用的西药(工业化学合成品)。茯茶素将成为防控代谢性疾病,重构健康人生的主角。

臻溪·TNA 茯茶素是湖南省茶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单位)及吴浩人总工程师(个人)共同所获的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黑茶提质增效关键技术创新与产业化应用》项目成果,实践转化应用的营养性功能食品。

茯茶素是全金花茯茶(或茯砖茶)的提取物,包含有天然生物活性组方成分,每公斤大约含铁 23.3 毫克、锌 29.4 毫克、锰 1720 毫克、铜、铬、钴、硒、氟等微量元素含量均较高(待公布),维生素 K1 0.352 毫克、维生素 B2 11.3 毫克、维生素 B9(叶酸)1.1 毫克,含宏量元素钙 413 毫克、镁 2610 毫克,以及茶多酚 239 克、茶多糖 221.5 克、茶氨酸 7.18 克等,另有许多新成分含量与分子结构有待深入研究鉴定(茯茶素 A/B 分子结构已鉴定)。

日常(每天 1 至 3 克)如同吃饭吃菜一样,饮用茯茶素 1 个月至 5 年左右的各界人士,随访一致反馈个人整体“精、气、神”变得旺盛并保持;6 个月左右,之前个人亚健康状态下的各种不舒服感受基本消失,自觉神清气爽、生活充满活力。

日常饮用茯茶素,实质上是每天补全吸收茯茶素中多种植物性微量营养元素,解决了日常饮食中人体细胞代谢必需的微量元素事实上相对不足或缺乏的难题。

人体对植物性、动物性食物中的微量元素吸收率低(约 2%-10%),虽然可以通过大量摄入微量元素相对含量较高的多种食物来补充,但每天饮食摄入食物的份量需有限度,因为同时需要避免糖、脂、蛋白质的摄入严重过剩。通过饮用茯茶素,解决了人体对各必需的微量元素本身需求量极微小的欠缺问题,加上日常食物中摄入的一部分,基本上就能彻底解决外源性宏量元素与微量元素等全谱系营养元素供给失衡难题。

健康生命的长期维持,齐全的营养元素供给是物质基础。遵循的基本规律大致如下:

1、人体当前全部组织细胞新陈代谢正常(持续精确自控)进行。在数千种催化酶高效、强大的催化作用下,各生化物质转化的化学反应得以精准顺畅进行,各细胞生理生化功能表现得健全强大。

2、血液内的各血细胞(红细胞、血小板、白细胞)生理生化功能健全强大,显著体现出血液质量“血色鲜红、清亮悦目、流动性好”的良好特征。

3、血液中免疫细胞(淋巴细胞、粒细胞、单核细胞等白细胞)生理生化功能健全强大,显著表现为基础免疫(防御、自稳、监视)功能强大,即免疫力持续强大。

4、免疫力保持强大,体现为对日常的病原微生物感染防控得住,感冒等各种常见急、慢性炎症很少发生,甚至基本不发生。

5、免疫细胞免疫力强大,随血流动,顺利挤出各毛细血管壁间隙,游走于各组织细胞间液中,通过释放各种降解酶,不断免疫降解并清除往年慢性损伤组织细胞坏死物。然后由同类健康细胞复制生长更新替换,依靠人体各细胞复制生长“自愈”机制,实现各慢性病损伤的逆转。

6、正确看待好转反应,尤其在逆转慢性病损伤过程中,针对损伤坏死物(非菌性致炎因子)会陆续重启相应的免疫反应(中医称好转反应、瞑眩反应),切莫误判!

  1. 重构身体健康是一个循序渐进过程,都需遵循相应组织细胞新陈代谢生命周期规律。纠正糖、脂代谢障碍约需 1 至 3 年,纠正蛋白质代谢障碍约需 3 至 5 年。神经组织细胞、骨组织细胞的更新可能需要 5 至 7 年左右。

健康问题,主要就是营养元素(物质基础)长期齐全均衡供给的问题。是药三分毒,找营养要健康。总之,实践证实,饮用国奖成果转化的营养性功能食品茯茶素,完全可以重构健康人生!

文 / 周政祥(笔名:周茯生)。